当下 AI 在工程建设中的两个应用实例分享及思考
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单纯的热门概念,而是各类规模的建筑企业用于提升效率、强化人才队伍的新型工具。
此前仅为资金雄厚的科技巨头所专属的人工智能技术,如今已具备足够的可及性,能够针对特定行业需求进行定制化应用。
Bryce Barnes

美国哈达威建筑公司(Hardaway Construction)近期为 “奥尔顿・奈克瑟斯(Alton Nexus)” 多户住宅开发项目举行奠基仪式。
美国哈达威建筑公司(Hardaway Construction)近期为 “奥尔顿・奈克瑟斯(Alton Nexus)” 多户住宅开发项目举行奠基仪式。该项目位于发展迅速的加拉廷市(Gallatin),规划建设 7 栋建筑,共计 300 套住宅单元。
布莱斯・巴恩斯(Bryce Barnes)曾担任第 101 空降师排长及连长,现任总部位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的哈达威建筑公司(Hardaway Construction)创新总监。
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单纯的热门概念,而是各类规模的建筑企业用于提升效率、强化人才队伍的新型工具。
此前仅为资金雄厚的科技巨头所专属的人工智能技术,如今已具备足够的可及性,能够针对特定行业需求进行定制化应用。
哈达威建筑公司目前的两大 AI 应用实例包括:人工智能驱动的员工培训系统,以及自动化搜索招标书(RFPs)的智能机器人。
新员工培训
所有建筑企业都深知,安全与效率的基础在于培训。
新员工入职通常需要熟悉安全规程、施工现场流程及公司标准。
传统培训方式包括发放手册、组织集中培训日,或由资深员工脱离项目工作为新员工讲解流程。
这类方式虽能达到培训目的,但存在标准不一致、耗时久、成本高的问题。
为解决这一痛点,我们将公司的标准作业程序(SOPs)导入人工智能代理系统。
如今新员工无需翻阅厚重手册或等待集中培训,即可与人工智能进行实时互动。

布莱斯・巴恩斯(Bryce Barnes)正在工地现场操作无人机。
员工可与标准作业程序进行开放式对话,向智能机器人咨询疑问。这为新员工创造了自然的沟通场景,替代了静态的 PDF 文档阅读模式。
招标书自动化搜索
在建筑行业,能否尽早发掘商机往往是承接新项目的关键。
招标书(RFPs)是获取新项目的重要渠道,但寻找招标信息并非易事。
这些信息分散发布于多个网站,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,人工检索这些渠道会耗费大量时间。
过去,部分企业依赖第三方服务收集招标书,但这类工具价格高昂,且多设置订阅付费壁垒。
人工智能的应用改变了这一现状。
我们开发了定制化智能机器人,能够自动扫描网络上新增的建筑相关招标书,将其整理成每日汇总报告,并附带摘要和要求提交给团队,助力团队快速响应。
应用价值解析
这些实例表明,人工智能能够重塑建筑行业格局,且不会取代人力核心作用。
入职培训工具并非淘汰施工现场的指导与监管机制,而是强化了流程标准化,同时让资深员工能够专注于更高价值的工作任务。
同样,招标书智能机器人并未取代业务拓展团队,而是通过减少重复性工作为团队赋能,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制定中标方案、维护客户关系。
对于向来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较为滞后的建筑行业而言,这些实例表明人工智能并非就是未来在施工现场的机器人。
相反,它是利用可及性工具解决日常问题的实用方案,能够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性、节省宝贵时间、增强企业竞争力。
行业正处于转型阶段,中小型企业如今能够以更高效的模式参与竞争,与人员规模翻倍的企业同台竞争。
建筑行业始终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难题,但通过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及灵活的用户群体,这一困境有望得到部分缓解。
文章来源:CIOB旗下专业期刊《全球建筑回顾》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

